目录
一、背景与需求
二、系统介绍
三、系统功能
2、动态资产管理系统
1.1新增管理 1.2调拨分配管理 1.3借用管理 1.4维修管理 1.5任务分发式盘点管理 1.6处置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
3.1设备监测 3.2动力(电力)监测 3.3环境监测 3.4人员监测 3.5对讲/广播 3.6移动客户端监测
4、门户网站
5、场地信息管理系统
四、系统特点
一、背景与需求:
现在有很多的实验室管控不是很到位,造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所以我们需要合理的管理。
1、预约缺陷:在实验室开放方面,学生很难查看实验室的空闲时段,管理员也很难为学生预备实验条件。在选择实验课方面,总是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进行排课,使得教学缺乏自主化,人性化。
2、资产管理缺陷:实验室资产也出现了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问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造成了人员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容易出错等一些问题。
3、实时监控缺陷:传统的监控模式都是以人为本,依靠轮流值班,人工巡回等方式查看。不仅效率地下,而且存在各种弊端。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各种事故。
二、系统介绍:
系统基于我公司融智物联网平台技术设计,全面面向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构建,充分利用物联网平台的泛在互联、实时监测、动态展示、智能控制、灵活交互等特色应用,对各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公共广播、电话对讲、视频安防、电力系统、环境保障、设备运行、设备维修借用以及场地信息等进行综合统一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综合实时监控管理,实现网络化的动态协同和快速响应,提高实验室的应用保障、维护与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
不仅实现对实验室场所、人员、设备、环境与安全保障的综合化合智能化管理,更可对设备设施维修、借用、使用申请、授权管理等常规业务流程进行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从而实现实验室的只能管理和流畅应用,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可以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动态、智能、综合的实时管控与信息平台。
三、系统功能
1、开放预约管理系统
系统支持开放预约模式,系统向用户开放选定的工位时段资源,支持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实验室门口会有显示牌,可以使用显示牌进行预约查询。
2、动态资产管理系统
平台针对固定资产和易消耗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如实验仪器、笔、电脑、桌椅等。
为方便客户,资产管理还有Android移动客户端监控管理。
管理对象:新增管理、调拨分配管理、借用管理、维修管理、任务分发式盘点管理、处置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
3、智能控制与实时监测系统
3.1设备监测
设备监测系统利用网络技术队数量众多的技术设备进行远程监测管控。
监测对象:照明控制、空调控制、远程电源管理、串口管理、网络设备监测、大型仪器设备等等。
3.2电力监测
动力监测管控系统针对实验室设备的供配电进行监测,对实验室内的通讯电源、配电柜、UPS、蓄电池组、发电机、防雷系统等动力设备实施远程集中监测管控,充分保障了实验室内的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监测对象:电力参数监测,断电检测,配电柜、空开状态监控,UPS联动整合监控、远程管理功能等。
3.3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管控系统针对实验室的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温湿度、消防系统、侧漏(漏水、漏油)、空调、新风机、空气质量、尘埃粒子、粉尘等。
3.4人员监测
人员监测管控系统可对维护人员进出设备间进行授权,并可对实施监测设备间内的人员状况,在非正常时间段进出设备间的人员,及时告知管理员,同时并记录人员进出情况,保证设备运行环境安全。
监测对象:双鉴(人员移动)监测、门禁、视频监测。
3.5对讲/广播
对讲系统可分通道的广播对讲,同时可对教室内的声音进行收听,了解教室内的声音情况,配合视频全方位一体监控。
教室门口配置对讲终端,可按"呼叫"与值班室对话。
教师机位置配对讲终端,有需求可呼叫值班室人员。
3.6移动客户端
为方便用户使用,专为Android 平台开发客户端软件,满足用户的移动办公需求,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应用平台的运行状态及监测区域的实时状况。
4、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门户网站可以对实验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成本。
5、场地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提供基于电子地图与图示定位技术的自定义用户场所管理功能,用户或项目实施人员可对用户组织各级部门单位所使用或所在的区域、建筑、楼层、房间等各级场所进行逐级的信息管理与图示定位管理。为用户管理各级单位、部门、场所、人员、设备、物品的位置信息提供直观、形象、全面、动态的地理信息支撑。
四、系统特点:
1、管理集中:
基本对象管理、产地信息管理、综合实时监测管控、资源授权使用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将用户组织机构、人员、业务、场地、设备、器材、环境对象等各类要素全面联动整合。
2、泛在普适互联:
末端接入全面兼容各类对场地、设备、人员、物品、环境等物理对象的实时监测、控制、视/音频、RFID识别、二维码/条码/图像识别所需要的传感器、控制器等。
3、综合动态管理:
提供园区、建筑、楼层(房间组)、房间四级场地对象分类信息管理与图示定位展现管理;提供人员自定义(分类/分组)及分类分组应用操作授权管理;亦可基于资源开放预约、授权访问使用管理平台,提供场所、设备、工位等各类资源对象的开放授权使用。
4、安全可靠:
(1)系统内部数据通讯采用自定义专有协议(2)基于JAVA SSH2架构开发,平台成熟稳定,采用系统工程模式设计:整体规划、结构化分解协调、综合优化设计。(3)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采用嵌入式、智能型的监测控制工作站主机,监测控制工作站主机在适应温湿度范围、抗电磁干扰、噪声振动、空气含尘量等方面具有高于被盗监控实验室的运行环境的适应性。
5、灵活拓展
系统向上提供完备、友好、开放的结构、数据、事件接口,可与用户教务管理系统、OA系统、数字校园平台等各类上层或平级应用系统联动整合;向下具有泛在互连优势,可灵活拓展整合各种系统、接口类型、协议类型的传感、监测控制、识别以及定位等末端设备。
6、面向用户的智能化
提供图形化配置定义管理模块;提供图形化自定义时间编组管理模块;通过预定义触发事件、预定义时间编组、预定义处理过程预案的组合匹配人员干预提示、以及远程通告、远程人员的混排处理流程;实现了各类物理对象的智能化实时监测。